计量技术
  • 产品标准
  • 评价大纲
  • 专家介绍
  • 计量科普
  • 最新技术
  • 计量博物馆
  • 校准规范
  • 检定规程

清代高宗纯皇帝钦定权度尺

placeholder+image








  通长34.1厘米,宽2.15厘米,厚0.7厘米。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与库平两同装一匣内,皆为铜质。匣为朱色,盖上有烫金楷书:“高宗纯皇帝钦定权度尺”和“户部库平、工部营造尺均遂旧制,与万国权度原器精校铸造”字样,当是营造尺之标准器。尺两端羡余,一边从左至右刻营造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寸,每寸刻十分,一尺长32厘米。另一边从右至左刻“○、一、二、三、四、五、六……三十二公分”,每公分刻十公厘,刻划甚为精密。

  高宗纯皇帝系乾隆帝弘历的谥号,1795年,乾隆皇帝将皇位让给其子颙琰(嘉庆皇帝),自称太上皇,但仍主持朝政,直至1799年去世。从外匣行文分析,这支尺是后世制造的,否则不可用谥号“高宗纯皇帝”。而尺之标准长度则是依乾隆《律吕正义后编》中度量衡考所定尺度制造,否则不可谓“钦定”。

  米制起源于法国。1791年,法国国民代表大会采取了科学院提出的以地球子午线之分数为长度单位的建议,即“米”定义为:等于地球子午线?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1795年,法国政府颁布采用米制的命令,并设定一临时的米尺长度,至于精确的米尺长度,俟大地测量完竣后,根据实际测量的数据来确定。1799年6月,大地测量完成,遂正式制定一米的数值时,较原临时所定的米尺短了0.3厘米。于是依据规定的新数值,制造了纯铂质的米原器和千克砝码原器各一件,作为权度的标准。然而,“米制公约”第一次会议是1875年3月在法国召开的,在此之前,米原器还不可能成为国际权度原器。从时间上推断,这支尺应该是1875年以后制造的,与乾隆在位时间相差100年左右。因而这支尺的准确制造年代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